• 1

爱游戏登陆官网-爱游戏充值投注 版权所有      吉ICP备596542号-91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网站建设:爱游戏登陆长春    【后台管理】

爱游戏登陆.《营口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实施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【

发布时间:2024-04-25 11:46:28 来源:爱游戏登陆官网 作者:爱游戏充值投注
【摘要】:

  为深入贯彻落实《“十四五”时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方案》(环固体〔2021〕114号)要求,推进全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营口市生态环境局编制了《营口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实施方案》,现解读如下:

  依据省直各单位共同印发的《关于印发辽宁省“十四五”时期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推进方案的通知》(辽环发〔2022〕29号),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构建新发展格局,推动高质量发展,紧紧围绕建设美丽营口的总要求,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,大力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,充分发挥减污降碳协同作用,稳步推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结合我市实际,编制本方案。

  第一部分,总体要求。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,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,立足新发展阶段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构建新发展格局,推动高质量发展,紧紧围绕建设美丽营口的总要求,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,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、主要农业固体废物、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、危险废物为重点,大力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,充分发挥减污降碳协同作用,稳步推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推动建设生态安全、环境优美、社会安定、文化繁荣的美丽营口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。到2025年,全市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,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有效降低,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高,填埋量逐步下降,无害化处置能力持续增强,风险防控及应急保障体系建立健全,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,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,“无废”理念得到广泛认同,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走在辽宁省前列。

  1.加强统筹规划衔接融合。将“无废城市”建设任务、目标深度融合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、生态环境保护及科技创新规划之中,一体化推进“无废城市”与污染防治攻坚战、碳达峰、碳中和战略以及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建设充分衔接,在宏观层面推进固废源头减量、鼓励工业资源再生产品应用推广。2.完善工作推进机制。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,生态环境部门牵头,发改委、工信、住房和城乡建设、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协作的营口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专班,统一领导全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。

  3.推进产业绿色转型。积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,提升产业链、供应链现代化水平,带动工业经济结构低碳转型。严控高耗能、高排放、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,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,严格落实“双超双有高耗能”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审核。4.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。推动实施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,鼓励引导冶金、石化、建材、电力等高耗能行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,围绕循环低碳、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,到2025年,完成省级以上绿色制造企业30家。5.深化能源结构调整。转变能源发展方式,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,全面构建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,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,减少煤系固体废物产生。6.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。组织开展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,组织相关企业申报国家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目录,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。7.推进绿色矿山建设。以实现资源利用高效化、开采方式科学化、生产工艺绿色化、矿山环境生态化为目标,对全市持有效采矿许可证的生产矿山全面启动绿色矿山建设,新建矿山全部按照省级绿色矿山标准建设。8.加强治理能力建设。规范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管理,严禁危险废物、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入场。

  9.发展生态种植、生态养殖,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,促进农药固体废物综合利用。推行绿色生产方式,优化农业要素配置,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。10.推进化肥、农药减量增效行动。推广生物防治、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,加强生物农药、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环境友好型农药推广使用,提高农药利用率。11.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。加强政策支持和法规制度建设,明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要求和标准。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,推动畜禽养殖场的规范化管理和粪污资源化利用。12.加快建立完善秸秆回收利用体系。推进农作物秸秆肥料化、饲料化、能源化、基料化、原料化利用。建立以企业为龙头、农户参与、市场化推进的秸秆收储运体系,逐步形成商品化秸秆收储和供应能力,实现秸秆收储运的专业化和市场化。13.健全农膜回收利用机制,组织开展农膜回收试点。参照国家《农用薄膜管理办法》制定农膜回收利用实施方案,建立长效机制。回收网络体系,设立废旧农膜回收站,农民可以将废旧农膜交给回收站进行处理。14.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。科学布设农药包装物回收站点,促进主要农药固体废物回收利用。

  15.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。以节约型机关、绿色工厂、绿色饭店、绿色学校、绿色商场、绿色快递网点、“无废”景区等为抓手,大力倡导“无废”理念,推动形成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。16.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。建立完善分类投放、分类收集、分类运输、分类处理系统,构建城乡融合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。加强宣传教育,通过多种渠道,如媒体、社区、学校等,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,提高公众的意识和参与度。17.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。加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,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和规范,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,引导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循环利用。18.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。组织开展塑料污染治理联合专项行动,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,加强塑料替代工作,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和其他替代品,减少对传统塑料的依赖。19.推进城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和改造。推动污泥处理设施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协同规划和建设,实现污泥处理处置能力与污水处理能力的匹配。20.全面推进“无废细胞”建设。积极推动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工厂、饭店、商场、社区村镇等开展“无废细胞”建设,全面推进具有营口特色的“无废机关”“无废学校” “无废工厂”“无废景区”“无废饭店”“无废商场”“无废小区”“无废村镇”等贯穿相关行业、领域的“无废细胞”建设。

  21.建立健全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体系。制定建筑垃圾分类管理标准,明确不同类型建筑垃圾的分类要求和处理方式,落实责任主体在建筑垃圾分类管理中的具体责任和义务。22.推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。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,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,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,提高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率。23.发展建筑垃圾再利用及绿色建筑。鼓励建筑施工单位采用可再生材料和可回收材料进行建筑施工,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;加强对建筑材料市场的监管,打击假冒伪劣材料,保障可再生材料和可回收材料的供应质量。24.加强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。加大对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,引导处置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,提高设施的处理能力和效率。

  25.建立完善的危险废物监管体系。健全危险废物管理的监督体系,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,规范危险废物产生、贮存、转移、处置、利用等环节的管理,结合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开展监督检查,强化信息共享和联动执法,督促企业按要求落实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。26.加强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。按照“总体匹配、适度富裕”的原则,落实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的总体规划,统筹推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。27.推动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。加大对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,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。28.加强危险废物培训和宣传教育。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,制定并实施危险废物从业人员培训计划,加强与高校、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合作,开展危险废物管理专业人才培训,提高其对危险废物管理的认识和能力。

  29.健全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制度体系。积极推动固体废物贮存、处置、利用等方面指导意见或工作方案的制定。30. 建立更加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。依托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对低品位菱镁矿石、冶金渣、粉煤灰高值化利用等重大共性技术、关键技术进行深度技术攻关,实现科技化创新效益与资源环境效益最大化,进一步提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。推进建筑垃圾、生活垃圾、污泥、秸秆等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和研发。31. 加强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市场体系建设。优化市场营商环境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。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税法,落实“多排多缴、少排少缴、不排不缴”的激励和约束机制。32. 建立健全固体废物环境监管体系。建立或完善生活垃圾、建筑垃圾、工业固体废物、农业固体废物、危险废物、医疗废物、再生资源信息管理体系,完善现有智能监管平台,打通多部门间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壁垒,确保各成员部门在建设过程中实现有效对接、协同推进。

  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,生态环境部门牵头,发改委、工信、住房和城乡建设、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协作的营口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专班,统一领导全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。

  (二)加大资金支持。加大财政资金统筹整合力度,提高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的资金支持,全面保障建设需要。多渠道筹措资金,采取争取上级投资、市级财政直接投资、PPP模式融资、特许经营等方式,推进固废处置利用项目建设,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固废资源节约利用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,推动建立固体废物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。

  (三)强化监督考核。制定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绩效考核办法,建立监督考核体系和评价指标,将“无废城市”建设成效纳入年度绩效考核。

  (四)加强宣传推广。利用新媒体、结合“4.22世界地球日、6.5环境日”等节日,全方位开展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宣传,倡导绿色生活方式。加强全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信息公开,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监督作用。引导各类机构和企业、园区、高校对“无废城市”的认知度、认可度和获得感,推动全社会参与和监督,确保各项任务全面完成。


爱游戏登陆